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被迫割讓大片土地,但澤(格但斯克)劃歸波蘭,被辟為自由市,通往波羅的海的“波蘭走廊”將原本連成一片的德國領土分成了兩塊,在“走廊”以東的東普魯士成了遠離德國本土的飛地。因此德國人一直對失去但澤和“走廊”地區耿耿於懷。希特勒上台後便發誓報仇,他以極快的速度重整軍備,在短短的幾年間就把德國從《凡爾賽條約》的受辱者變成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

由於眾所周知的“綏靖政策”,法西斯德國的擴張終於到了露出獠牙的時候了,由希特勒精心策劃,德國正式拉開了侵略的序幕,而波蘭成為了第一個犧牲品。1939年3月,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為了消滅英法在中歐的主要盟國波蘭,解除進攻西歐的後顧之憂,補充軍事經濟資源和建立進攻蘇聯的前進基地,波蘭成為了首要的目標。1939年3月21日,德國向波蘭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割讓但澤,有權在“波蘭走廊”修築公路、鐵路,但被波蘭拒絕。3月21日,英法正式結成軍事同盟,並在31日給予波蘭安全保證,這更堅定了波蘭的信心。4月3日,德國最高統帥部頒佈了《關於武裝力量一致準備戰爭的訓令》。

凡爾賽體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歐洲三大帝國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解體,原本其領地內的少數民族紛紛獨立為民族國家,像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三國、芬蘭、南斯拉夫以及波蘭,這些國家形成的歐洲態勢被稱作“凡爾賽體係”。其中,波蘭第二共和國人口約2700萬,領土麵積為388000平方千米(排於全歐洲第六位),是東歐最大的國家之一,但隨著德國與蘇聯逐漸自一戰與內戰的創傷恢複,這些獨立出來的新興小國感受到了歐洲大陸強權國的威脅,同時其本身國力又不足以對抗,遂開始尋找盟國以保障本身安全,波蘭便尋求英國與法國的協助。

歐洲大陸上其他的小型國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三國組成了所謂的“小協約國”,波蘭在尋求鄰國盟友的過程中也想加入其聯盟,但遭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拒絕,因而懷恨在心。兩國間又彼此煽動其境內的少數民族衝突,捷克斯洛伐克煽動波蘭內的烏克蘭人,波蘭則鼓勵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洛伐克人反對捷克人。在波蘭領土四周,僅有羅馬尼亞始終與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1921年3月還曾簽訂同盟條約,以應對蘇俄的威脅。雖然到了1939年該條約已經過期,但羅馬尼亞仍對後來波蘭政府、士兵與難民的逃亡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德波蘇之關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誌帝國戰敗,被迫接受協約國的《凡爾賽條約》,放棄東部曆史上曾屬於波蘭的大量領土,而俄羅斯帝國崩潰、蘇聯成立後,波蘭趁此機會獨立,並與後者發生了波蘇戰爭,結果波蘭在華沙戰役中扭轉局勢,讓蘇聯無法將其併吞。在整個1920年代,德國與蘇聯於國際上備受孤立,兩國反而因此發展成了一種特殊的互助關係,1922年4月德國就與蘇聯簽訂了《拉巴洛條約》,後者將提供德國武器試驗的場所,許多未來發跡的技術都在此時獲得寶貴的測試經驗,如坦克;而蘇聯則得到德國教官對其軍隊進行現代化與訓練,令百廢待興的蘇聯紅軍可以更快地抵禦波蘭的威脅。兩國間的合作十分密切,且並無意識形態的衝突,當時德**隊領導人漢斯·馮·塞克特將軍認為蘇聯是理想的盟友,兩國的合作可以長久,並共同於未來將波蘭毀滅。

在此時期,德國對於波蘭的厭惡程度甚至超過英法等國,原因包括英國對德國的態度轉向容忍、法**事思想轉為防禦為主、並還有士氣蕭條的情況,故不易另起戰端,且在一戰結束時,德國隻喪失了阿爾薩斯-洛林兩省給法國,這兩省在曆史上曾多次易手予他國,民族成份複雜而難定其歸屬,但在波蘭的情況中,德國不但要讓其恢複1772年時的領土,還要喪失西裡西亞此一重要的工業產煤區(作為敗戰之懲罰)、割讓但澤這個城市以及“走廊地區”給予波蘭,在名義上成為獨立的“利伯維爾”,導致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分隔,嚴重限製了後者的發展。大戰結束後,德國總計喪失帝國時期的13%領土與12%的人口,其中波蘭又占其極高之比例。出身自德國東部一帶的塞克特對波蘭更是痛恨,曾說道:“波蘭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與德國本身的需求不可調和的,波蘭必須滅亡,而且一定會滅亡。並灌輸軍隊中“毀滅波蘭”之信念,後來此主張也同樣為柏林的高級官員所接受,魏瑪共和國總理約瑟夫·魏爾斯(Joseph Wirth)曾公然發表過“波蘭必須受到懲罰”的言論,而英國首相布希·洛伊德(George Lloyd)也曾說過:“波蘭被給予的太多,以後會造成大麻煩。”1925年6月起,德國開始對波蘭進行關稅戰,並對其境內德意誌僑民宣傳複仇主義,鼓勵其分裂運動。

蘇聯剛從戰爭中結束時與波蘭的關係也同樣緊張,尤其是《拉巴洛條約》的簽訂更是讓波蘭感到極大的威脅,認為德蘇兩**隊未來可能發動向華沙進攻的巨大鉗形攻勢。但實際上,蘇聯這時致力於經濟的發展,不願在國際事務上發生衝突,故對外采和平外交。波蘭提出除了維護其現有的《裡加條約》規定的邊界外,在其他領土上已無所求,加上麵對逐漸壯大且不友善的德國,波蘭無力再抽身對付蘇聯,蘇聯儘管對現行邊界不滿意,但還是願意與其重修關係。1922年6月,波蘭與蘇聯簽訂《波蘇友好條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兩國間仍存有相當的不信任。1926年9月,蘇聯向波蘭外長提交一份互不侵犯條約的草案,波蘭同意,並建議蘇聯同波羅的海三國都簽訂相同的條約,蘇聯也答應。然而兩國間的談判又因為領土問題而陷入膠著,蘇聯認為立陶宛應擁有波蘭領內的維爾諾省,而波蘭認為這違反了《裡加條約》,雙方關係急速惡化,甚至在1927年6月,蘇聯大使遭到波蘭的白俄羅斯僑民刺殺身亡。一直到1929年,蘇聯與波蘭簽訂《白裡安-凱洛格條約》,雙方協議不以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執行工具後,波蘇關係才解凍。

1931年9月,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亞洲發生了戰事,蘇聯為抽出力量顧及亞洲,1932年7月與波蘭簽訂了《波蘇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時間10年。

希特勒上台後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與其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獲得了政權,一反先前德國與蘇聯交好的關係,提出了納粹主義向東方擴張的“生存空間”理念,並宣稱將建立一個在歐洲大陸擁有霸權的泛德意誌國家,德國最終將對蘇聯展開戰爭。為達到此目的,希特勒將在德國的周圍建立其**戰爭的同盟國、衛星國或傀儡國。希特勒執政之初,德國與波蘭關係急速惡化,1933年2月,希特勒接受英國《星期日快報》記者談話時曾揚言:“要求波蘭將走廊還給德國,並要在‘短時間內’。”還策動了德波邊境的反波蘭遊行示威運動,如宣稱將“解放”在但澤與走廊地區的德意誌少數民族,並聲稱但澤將德國領土隔為兩地是“《凡爾賽條約》中最醜惡的部份”。波蘭領導人約瑟夫·畢蘇斯基則以武裝部隊駐於邊境,施加軍事壓力,令希特勒收手。德國與蘇聯的交惡,反而促使蘇聯與波蘭改善,希特勒便改變方針,表示願意修補兩國的關係,停止了20年代以來的關稅戰和攻擊性的宣傳。1933年11月,德波兩國發表聯合公報,宣稱:“將以外交手段解決兩國間的紛爭。”1934年,兩國簽訂了為期10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1935年後,繼任畢蘇斯基職務的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將軍察覺到德國的威脅,該國正違反《凡爾賽條約》,積極的重整軍備。但波蘭外交部長、同時也是畢蘇斯基內閣成員的約瑟夫·貝可勒爾則繼續奉行親德政策,從“德奧合併”到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危機事件”時,波蘭都表示支援德國。同時,波蘭也仿效德國以武力威脅他國—出兵立陶宛、強迫立陶宛承認維爾諾屬波蘭領土,以及施壓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吞併了捷欣一地,這些侵略作為都令波蘭在歐洲的形象惡化,國際地位更為孤立。

完成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後,希特勒開始正式拉攏波蘭加入《**產國際協定》,形成如同後來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芬蘭和日本帝國的聯合戰線,1938年,新任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與波蘭大使會晤,提出其聯盟必須以但澤劃歸給德國、並在走廊地區建立一條高速公路來連結德國領土為前提,倘若波蘭答應,希特勒將會未來給予波蘭烏克蘭北方的領土,並將德波條約將延長25年作為補償。然而波蘭認為,若加入了德國為首的軍事聯盟將會淪落為一個衛星國,甚至最終其國家地位將受到威脅,如同捷國被德國所吞併,因此貝可勒爾拒絕其提議,波蘭外交部與軍事領導人的看法也走向一致,波蘭政府領導人也不信任希特勒。3月21日,貝可勒爾前往柏林與希特勒會晤,希特勒強硬地要求對方接受德國的條件,但遭到拒絕,雙方不歡而散。希特勒即命令軍方擬定入侵波蘭的計劃“白色方案”,並於4月3日予以批準。

英國也意識到德國與波蘭關係的改變,1939年3月31日,波蘭得到英國的保證,將維護波蘭領土的完整;4月6日,貝可勒爾前往倫敦簽署《英國-波蘭安全保證條約》;5月19日,波蘭又與法國簽訂類似的議定書,表示當波蘭受到攻擊時,法軍將攻擊德國,同樣地,當法國與比利時受到德國攻擊時,波蘭也會進攻德國。希特勒在同月28日以波蘭接受英法兩國保護為由,宣佈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並命令德軍在8月前做好進攻波蘭的準備。另一方麵,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仍認為能與希特勒能達成一項關於但澤(也許還包括波蘭走廊)的協議、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希特勒也有相同的看法。

德蘇的妥協

在但澤和走廊的會談破裂後,德國幾個月內與波蘭之間冇有任何外互動動。希特勒也知道,自從1939年4月起,英法兩國為遏止德國而與蘇聯談判,但英法隻要求蘇聯提供幫助,卻不願在蘇聯同樣受到攻擊時援助,談判陷入膠著,再加上蘇聯與德國國境並未相接,要與德軍戰鬥就得通過波蘭或羅馬尼亞的領土,而這兩個國家卻都不同意軍隊通過,尤其是波蘭,貝可勒爾認為若與蘇聯同盟隻會激怒希特勒,讓戰爭提早爆發。希特勒見此,便於8月23日派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前往蘇聯,在當天晚上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又稱“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有效時限為十年,國際上對德蘇的關係改變感到震驚,原先這兩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是完全對立的。然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非僅有保證兩國安全的效用,其中還附加了一項秘密協定:兩國共同瓜分東歐,包括波蘭、波羅的海諸國、羅馬尼亞等國家,以波蘭來說,他將被德蘇兩國共同瓜分,前者取得49%的領土,剩餘則劃給蘇聯,兩國不但將共同攻擊波軍,在德國因進攻波蘭而遭英法宣戰時,蘇聯將會中立,波蘭這樣將麵對曆史上德國與俄羅斯的第四次瓜分。

最後通牒

在英國的催促下,1939年8月29日,德國釋出了最後一次的外交聲明,同時,“白色方案”的時程表必須重新修正。當晚,德國政府作出迴應,除了要保護波蘭的德國少數民族外,德國還要收複但澤以及波蘭走廊(先前希特勒僅要求於走廊建立高速公路,現要取得走廊全境),希特勒現已要一場真的戰爭,因此他打算避免掉先前捷克斯洛伐克時西方國家介入的問題,並想分化波蘭和西方國家的關係,因此提出了有一個附帶條件:前來的波蘭全權代表必須在一天的時間內抵達柏林來簽署一項協議。英國的張伯倫內閣仍為可以繼續進行談判而感到高興,但若考慮到德國規定波蘭全權代表要在限時一天的時間裡抵達,這個難以達成的限時行動也意味著此為德國的最後通牒。1939年8月30日至1939年8月31日間的淩晨,裡賓特洛甫向英國大使宣讀了德國的十六項要求,而當英國大使內維爾·漢德遜要求將檔案副本轉交給波蘭政府時,遭裡賓特洛甫拒絕,理由是“波蘭代表未能在午夜前抵達。”當波蘭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於當日中午抵達柏林、求見裡賓特洛甫時表示,波蘭願意考慮與德國進行談判,但他也承認自己冇有全權能簽署任何協議,裡賓特洛甫便將他趕走。不久,德國的廣播宣佈波蘭否決了德國的提議,因此談判終止。當天16點,希特勒決定將攻擊行動在第二天早上4時45分展開。

參戰兵力

德軍

德軍指揮部為隱蔽的突襲波蘭,預先在兩個方向上隱蔽地展開了部隊。在波美拉尼亞和東普魯士集合了由21個師編成的“北方”集團軍群,下轄第3集團軍(司令官屈希勒爾上將)和第4集團軍(司令官京特·馮·克魯格,下轄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的第19裝甲軍),總指揮官為馮·博克上將。在德國西裡西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內集結了由33個師編成的“南方”集團軍群,下轄第14集團軍(司令官李斯特上將)、第10集團軍(司令官賴歇瑙上將)和第8集團軍(司令官布拉斯科維茲上將),總指揮官為龍德施泰特上將。這兩個集群分彆由第1航空隊(司令為凱塞林將軍)和第4航空隊(司令為勒爾將軍)提供支援。德軍共投入了44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步師,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共計88.6萬人,如果算上預備隊則兵力為62個師,160萬人。

波軍

波蘭在和英法結盟後,在德國進攻的威脅下,波蘭統帥部也製定了代號為“西方計劃”的對德作戰計劃。由於在人數和裝備上與德軍差距過大,波蘭為抵抗侵略隻能出動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3個山地步兵旅,2個裝甲摩托化旅,近80個民防營。計有輕型坦克220輛、超輕型坦克650輛、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900餘架飛機。波蘭海軍編有16艘戰鬥艦艇和輔助船隻,總兵力為約100萬人,最高司令官為斯米格威·羅茲元帥。在戰役開始前,波蘭武裝力量的動員和展開並未完成。波軍指揮部在預定的防禦地區隻展開了24個步兵師,8個騎兵旅,1個裝甲摩托化旅,3個山地步兵旅和56個民防營。在戰爭開始初期波蘭軍隊的展開還在繼續。波軍總司令部計劃實施戰略防禦,阻止敵人,為英法聯軍的行動贏得時間並根據形勢采取進一步行動。波軍主力沿德波邊境展開,占領北部防線的是“莫得林”集團軍(2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指揮官是普謝德齊米爾斯基—克魯科維奇將軍),“維希庫夫”戰役集群(3個步兵師)和“納雷夫”戰役集群(2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在“波蘭走廊”是“波莫瑞”集團軍(5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為博爾特諾夫斯基將軍),在波茲南省西部是“波茲南”集團軍(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司令官庫特謝巴將軍),“羅茲”集團軍(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司令官魯梅爾將軍)擔任羅茲和華沙方向的掩護。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維采、克拉科夫地域集結了“克拉科夫”集團軍(7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1個摩托化機械旅,1個山地步兵旅,司令官希林格將軍)。保衛南部邊界的任務由“喀爾巴阡”集團軍(2個步兵師,2個山地步兵旅,1個摩托化機械旅,司令官法布裡奇將軍)擔任。“普魯士”集團軍(8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多姆布-貝爾納茨基將軍)為第2梯隊,配置在凱爾采,托馬舒夫-馬佐維茨基、拉多姆地域。

兵力資訊

德國

共投入44個師,其中包括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另外還有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總兵力達到88.7萬人。

波蘭

共投入7個集團軍、4個戰役集群、870輛輕型坦克和裝甲車、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900餘架飛機,共30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托化旅,總兵力約100萬人蘇聯

蘇聯

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烏克蘭方麵軍。

戰役過程

戰鬥開始

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數量龐大但裝備陳舊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

1939年9月1日淩晨4時45分,德軍轟炸機群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梁。幾分鐘後波蘭人便第一次嚐到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與毀滅的滋味。邊境上萬炮齊鳴,炮彈如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約1小時後,德軍地麵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麵發起了全線進攻。同時,停泊在但澤港外偽裝友好訪問的德國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戰列艦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冇來得及起飛就被炸燬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前導,很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當天上午10時,希特勒興奮地向國會宣佈,帝**隊已攻入波蘭,德國進入戰爭狀態。他宣稱,“從那時起,我隻是德意誌帝國的一名軍人,我又穿上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在最後的勝利之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就以身殉國。”希特勒的演說激起了議員們一陣陣狂熱的歡呼。

9月3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即將向德國宣戰。據希特勒的譯員希米德回憶,當希特勒接到英國的最後通牒時,他沉默靜坐不動。而戈林則回過頭來對他說:“假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那麼上帝應該饒恕我們。”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作答。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當晚,希特勒將他的辦公地點從柏林的總理府移到了“亞美尼亞”號火車專列上,乘車去前線視察,並在火車上處理東線和西線的戰事。

突破防線

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以每天50-60公裡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龍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團軍群以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團軍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掩護下,從西麵和西南麵向維斯瓦河中遊挺進;包克(費多爾·馮·博克)的北路集團軍群以克魯格(貢特爾·漢斯·馮·克盧格)的第4集團軍為主力,向東直插“波蘭走廊”,另以屈希勒爾的第3集團軍從東普魯士向南直撲華沙及華沙後方的布格河。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在這場大進軍中,德國裝甲兵創始人古德裡安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裝甲兵理論,率領第19裝甲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第19裝甲軍隸屬北路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轄有1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步兵師。它既是第4集團軍的中路,又是集團軍的攻擊前鋒。開戰後,古德裡安率部迅速突破波蘭邊境防線,1939年9月1日晚渡過布拉希河,9月3日推進至維斯瓦河一線,完成了對“波蘭走廊”地區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合圍。有說法聲稱在圍殲波軍的作戰中,被圍的波軍顯然還不瞭解坦克的效能,以為坦克的裝甲不過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是用來嚇唬人的。於是波蘭騎兵蜂擁而上,用他們的手中的馬刀和長矛向德軍的坦克發起猛攻。德軍見狀大吃一驚,但很快就清醒過來,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機槍向波軍掃射,用履帶碾壓波軍。波蘭人想象中的戰場決鬥化成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屠殺。然而經考證,騎兵對陣坦克隻是德軍的欺騙宣傳。古德裡安戰後在其回憶錄中描述道:“到1939年9月3日,我們對敵人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當前的敵軍都被包圍在希維茲以北和格勞頓茲以西的森林地區裡麵。波蘭的騎兵,因為不懂得我們坦克的效能,結果遭到了極大的損失。有一個波蘭炮兵團正向維斯托拉方向行動,途中為我們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殲滅,隻有兩門炮有過發射的機會。波蘭的步兵也死傷慘重。他們一部分架橋縱列在撤退中被捕獲,其餘全被殲滅。” 至1939年9月4日,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全部被殲滅,4個師一共隻死亡150人,傷700人。第二天,希特勒來到第19裝甲軍視察,古德裡安在向希特勒談論這次作戰的主要經驗時說:“波蘭人的勇敢和堅強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驚的。但在這次戰役中我們的損失之所以會這樣小,完全是因為我們的坦克發揮了高度威力的緣故。”古德裡安對於坦克集群的結論,給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陷入被動

德軍閃電式的進攻使波軍完全陷入了被動捱打的境地,這是波蘭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領教“閃擊戰”的滋味。波軍統率部原以為戰爭會像以往那樣緩慢地展開,德軍會先以輕騎兵進行前衛活動,然後以重騎兵進行衝擊,對德軍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閃擊戰”毫無準備。英**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就此指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們(波軍首腦)的思想落後了80年。”而波軍統帥部又對自己的軍事力量過於自信,並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隊全部部署在德波邊境,以為隻要實施堅決的反擊,就可以取得勝利。這種毫無戰略縱深的部署,使波軍在德軍高速度大縱深的推進下不是被殲滅就是被分割包圍,成為留在德軍後麵的孤軍,抵抗迅速土崩瓦解。英法雖然在西線陳兵百萬,卻按兵不動,宣而不戰。英**事史家富勒寫道:“當波蘭正被消滅之時,西線也正發生了一場令人驚奇的衝突。它很快就被稱為‘奇怪的戰爭’,而更好的名稱是‘靜坐戰’。”9月6日,波軍總司令斯密格萊·利茲元帥下令所有部隊撤至維斯瓦河以東,組成維斯瓦河——桑河防線。波蘭政府當日倉惶撤離華沙遷往盧布林。大局已基本決定。馮.伏爾曼上校對希特勒說:“剩下來的隻不過是打一隻兔子,從軍事角度看,戰爭已經結束。”。

重創波軍

至1939年9月7日,龍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團軍群重創波軍“羅茲”和“克拉科夫”兩集團軍,占領了波蘭工業中心羅茲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團軍的前鋒艾裡希·霍普納的第16裝甲軍於1939年9月8日進抵華沙南郊,從南麵切斷了波軍“波茲南”集團軍退路。博克的北路集團軍群全殲了波軍“波莫瑞”集團軍並重創波“莫德林”集團軍,占領了“波蘭走廊”,隨後強渡維斯瓦河,奪占了從北麵掩護通往華沙道路上的陣地。

1939年9月8日,北路集團軍群所屬屈希勒爾的第3集團軍和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從北和西北向華沙總方向實施突擊,1939年9月11日,古德裡安的第19裝甲軍渡過納雷夫河,開始向華沙後方的布格河迅速推進。1939年9月14日,南路集團軍群所屬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和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在維斯瓦河以西一舉合圍從波茲南和羅茲地區撤退的波軍,占領了波蘭中部地區,使華沙處於半被合圍的狀態。至1939年9月15日,古德裡安的第19裝甲軍包圍了佈列斯特,其第3裝甲師和第2摩托化師繼續向南推進,以便與南路集團軍群的右翼李斯特的第14集團軍完成最後的縱深合圍。與此同時,第14集團軍的前鋒克萊斯特的第22裝甲軍,包圍了利沃夫之後繼續北進,1939年9月16日在符活達瓦地區與北路集團軍群會師,合圍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與維斯瓦河三角地帶的波軍。1939年9月17日,德軍在完成華沙的合圍後,限令華沙當局於12小時內投降。而波蘭政府和波軍統帥部已於1939年9月16日越過邊界逃往羅馬尼亞。

戰役結果

1939年10月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此戰,波軍死亡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聯紅軍俘虜21.7萬人(含投降數),10萬人逃至鄰國。德軍死亡1060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餘人。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地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德國在實施武裝力量的動員與展開措施中,采取了先機製敵的方針。德國武裝力量對波蘭的軍事行動說明,預先組建的陸軍和空軍集團出其不意的實施密集突擊,有著顯著的作用。在戰爭過程中,坦克和空軍顯示了巨大的力量,為了突破敵軍防禦,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團——坦克軍、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與航空兵密切協同作戰。出現了以快速重兵集團在防禦縱深對敵人實施迂迴和合圍的機動條件。這樣能擴大戰役進攻縱深,提高戰役速度。

關於這場基本上冇有懸唸的戰爭,後來的史學家都冠以“閃電戰”的成功範例。德國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戰法,使得空地協同第一次以強大的突擊力量的形式在戰場上出現,為後來的一係列軍事變革提供了教科書式的範例。隻是,曆史上對於德國占領波蘭的過程的描述,往往傾向於德國人的成功,在這裡我們不能忽略的是,波蘭的軍隊做出了英勇的抵抗。與此同時,作為波蘭的盟友,英法靜坐在西線的“奇怪戰爭”,最終導致了後來法國的潰敗。究其根本,是因為他們的戰術思想已經遠遠的落後於德國人,士兵的頑強抵抗並不能改變上至軍隊高層下至普通軍官的思想僵化,這一點在隨後的法國戰役中也有所體現,隻是德國人取得的巨大戰果震驚了世界,當時的人們已經無暇去追求其深層次的原因。或者說,大規模的潰敗掩蓋了區域性的頑強抵抗。德**隊以先進的戰術理念迅速擊潰了歐洲所謂的“軍事強國”。人類的曆史因此被改寫。[3]

英**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在總結波蘭戰役時說:“1939年的戰事結局,可以歸結為兩句話:在東方,一支陳舊得無法救藥的軍隊,為一支應用新技術的小坦克部隊加上占優勢的空軍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動作遲緩的軍隊,卻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壓力。”

波蘭政府先是在在1939年9月17日逃往羅馬尼亞。1939年9月30日,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在巴黎成立了一個波蘭流亡政府。1940年夏天德國入侵法國後,波蘭流亡政府逃到了倫敦。